大河财立方《极刻》第1062篇
河南日报记者 石可欣
大河财立方记者 王鑫 夏晨翔
呵护民营经济,河南又有大动作。
9月30日,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召开,对我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进行安排部署。
会上,河南省工商联作为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发布了2025河南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今年的百强榜单上有哪些新变化?哪些企业脱颖而出?哪些行业正在领跑?对此,记者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探寻榜单背后,河南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民企“老大”营收破两千亿
百强门槛不断提升
今年,省工商联开展了2024年度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企业自愿填报数据参与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2025河南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与去年榜单相比,今年百强民营企业呈现整体规模持续提升、经营效益持续向好、社会贡献持续彰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境外业务持续加速等特点。
整体来看,今年百强民营企业2024年度营业收入总额达15255.6亿元,较上年增长13.27%;实现利润合计1005.76亿元,增长62.18%;纳税总额429.84亿元,增长6.45%;就业总人数为52.75万,增长3.19%;研发费用总额227.18亿元,增长11.52%;出口总额775.81亿元,增长18.13%。
从入围门槛来看,2025河南民营企业100强的入围门槛为32.90亿元,较上年入围门槛32.74亿元有所提升。
作为连续多年的河南民营企业“老大”,全球矿业巨头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仅依然位列2025河南民营企业百强榜第一,其营业收入还刷新百强榜纪录,突破2000亿元。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仍位列榜单第二,实现营收1428.79亿元。
除洛阳钼业、牧原集团两家“千亿级”企业外,今年榜单中营业收入达到“百亿级”的民营企业新增1家,为31家。
值得注意的是,2025河南民营企业百强榜前三位中,出现了新面孔。伊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695.12亿元的营收规模,超越双汇发展。据了解,伊电集团是一家以铝冶炼、铝加工、发供电为主业,铝用炭素、循环经济、装备制造为辅业的有限多元化企业。
从榜单排名变化来看,今年的河南民营企业100强中,河南利源集团、开曼铝业(三门峡)、仲景宛西制药、东方希望(三门峡)铝业、五得利集团等企业排名较上年均明显提升超20位,致欧家居、漯河市卫龙商贸、洛阳龙鼎铝业等企业名次提升均超10位。
省会领跑
各地特色产业集群成发展引擎
2025河南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不仅展现了河南民营经济的规模与实力,更勾勒出全省“省会引领、多地协同、特色鲜明”的民营经济发展新格局。
梳理榜单可以看出,区域分布与产业格局呈现鲜明特色。省会郑州以24家入围企业占据全省近四分之一席位,营收合计达3599.34 亿元,持续领跑河南民营经济发展。其次为洛阳市13家、南阳市11家、新乡市10家、焦作市和三门峡市各7家,共同构成河南民营经济的核心力量。
对比去年榜单,区域发展活力持续释放。郑州、洛阳、濮阳上榜企业数量各增1家,三门峡增加 2 家,彰显这些城市民营经济的强劲韧性;南阳、新乡等5市各减少1家,安阳减少2家,济源示范区、漯河等7地数量与上年持平,整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作为省会,郑州民营经济的均衡发展特质尤为亮眼。入围的24家企业横跨商务服务、零售、批发、互联网、食品制造、医药制造等多个领域,产业多元化布局成效显著。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今年新上榜的河南极兔极致供应链有限公司,所属行业为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体现出郑州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为相关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2025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强化“四港联动”、提升枢纽能级,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上担重任。提升交通物流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适配性,降低物流成本。
除郑州外,各地依托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工业重镇洛阳的13家入围企业中,9家属于制造业。2024年,洛阳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出规上工业58.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达55.8%,尽显工业强市的转型魄力。
焦作7家上榜企业均为制造业,龙佰集团(化学原料)、多氟多(电子设备)、焦作万方(有色金属)等企业,在细分领域树立起行业标杆,成为地方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
制造业持续引领
15家企业上榜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
从行业格局看,河南民营制造呈现“优势产业引领、细分赛道突围”的强劲态势。
百强榜单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以21家企业领跑,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紧随其后(8 家),黑色金属冶炼、电气机械、石油煤炭加工等领域各有6家企业上榜,细分赛道的集聚效应凸显河南工业的深厚根基。
更值得关注的是,伊电集团、双汇发展、宇通集团、龙佰股份等龙头企业,不仅稳居河南民企百强,更强势跻身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成为全国制造领域的“河南名片”。
这份亮眼成绩,源于河南对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深耕。近年来,我省以产业链群建设为抓手,推动制造产业从“量的积累”向“质的跃升”跨越。
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河南规上工业实现41个行业大类全覆盖,工业经济总量稳居中西部首位。过去四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6.1%、高于全国 0.2 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年均增速 16.7%、领先全国 6.1 个百分点。
如今,河南民营企业正以产业链为纽带,串联起创新、生产、服务的全链条优势。从有色金属的高端化转型,到食品制造的品牌化升级,再到装备制造的智能化突破,河南民营制造不仅筑牢了全省工业的“压舱石”,更为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服务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注入新动能。
政策再加力
民营企业拔节生长
截至6月底,全省实有民营经济主体1094.1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数量的95.9%;
在A股上市的111家豫企中,民营企业占比超64%;
今年1—8月,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3%,拉动全省投资增长4.4个百分点……
几组硬核数据折射出民营经济为河南“经济大省挑大梁”作出的重要贡献,民营经济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大年初五,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郑州与民营企业家代表餐叙交流,到2月底省领导赴许昌调研,胖东来等企业负责人从“汇报座”走上“C位席”;从3月21日,全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在郑州举行,再到9月30日,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召开。一个强烈信号不言自明:河南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坚定不移,举措愈发给力。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创新开展“两个健康”河南实践,特别是今年,我省推出“一揽子”惠企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快速提升。
政策“组合拳”精准支持民营经济。省委、省政府印发《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系列专项行动和攻坚。
服务再升级攻克民企发展难题。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出台支持企业“小升规”21条措施,实施27条促进外贸稳量提质措施,开展妨碍统一大市场建设政策措施专项清理。
金融“活水”助力民企稳健发展。全省小微融协机制累计走访小微经营主体700多万户,推荐清单内授信企业突破100万户;持续深化“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金融服务民营经济“三进一提升”专项行动。
各类举措成效显著,民营企业在河南的发展土壤愈发肥沃。
“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省工商联负责人说,将在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宣传等方面持续发力,走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曲线”。
责编:陈玉尧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股票配资查询论坛,德润配资,319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