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常常发现,明明很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可乳牙还是容易出现小黑点、小缺口,这其实和乳牙的先天条件、孩子的行为习惯密切相关。
1. 乳牙本身防御力弱乳牙的牙釉质(牙齿最外层的坚硬组织)比恒牙薄很多,而且矿化程度更低。简单说,就是乳牙的外壳更脆弱,抵御酸性物质的能力差。
我们口腔里的细菌会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会慢慢腐蚀牙釉质。对乳牙来说,这种腐蚀的速度会比恒牙快得多,稍微不注意,就可能从表面小坑发展成深层蛀牙。
2. 孩子的饮食习惯会埋下隐患小朋友对甜食、饮料的喜爱是天性,而这些食物正是细菌的养料。更关键的是,孩子吃东西往往 少食多餐:上午吃块蛋糕,下午喝瓶果汁,睡前还要喝顿奶... 频繁进食会让口腔长期处于 “含糖环境” 中,细菌持续产酸,牙齿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展开剩余64%尤其是睡前喝奶、含奶瓶入睡的习惯,奶液残留在牙齿上,经过一夜的细菌发酵,酸性物质会持续侵蚀乳牙,很容易导致奶瓶龋(门牙一圈被腐蚀)。
3. 口腔清洁不到位孩子自己刷牙时,因为手部协调能力还没发育好,很难把牙齿的窝沟、牙缝等隐蔽处刷干净。比如乳牙的牙缝较宽,食物残渣容易嵌在里面;乳磨牙(后面的大牙)表面有很多深浅不一的窝沟,更是细菌和食物残渣的藏身地。
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帮孩子清洁(比如没刷干净、漏刷),这些残渣就会在牙缝、窝沟里长期驻扎,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加速蛀牙。
4. 唾液的保护力不足唾液能帮助稀释口腔里的酸性物质,中和酸碱度,还能冲刷食物残渣、抑制细菌。但小朋友的唾液分泌量比成人少,而且流速慢,对口腔的清洁和缓冲作用较弱。
这意味着,食物残渣和酸性物质在口腔里停留的时间更长,乳牙受到的攻击也就更持续。
5. 乳牙的形态易藏污纳垢乳牙的形态也给蛀牙留了空子。比如乳磨牙的窝沟(牙齿表面凹凸不平的纹路)更深、更窄,食物碎屑很容易嵌进去,刷牙时很难彻底清理干净;乳牙之间的缝隙也比恒牙大,容易塞食物,时间一长,细菌就会在缝隙里大量繁殖。
6. 孩子大多不会主动喊疼,容易错过早期信号乳牙蛀牙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疼痛,小朋友可能自己没感觉,也不会主动告诉家长。等发现孩子喊疼时,蛀牙可能已经发展到牙神经,甚至影响牙根了。
那么应该如何帮乳牙防蛀牙?知道了原因,预防就有方向:
从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开始,家长就要用指套牙刷或纱布帮孩子清洁牙齿,每天至少两次(尤其是睡前);
控制甜食、饮料的摄入,避免频繁进食,喝完奶、吃完辅食后及时漱口;
定期带孩子做口腔检查(建议每 3-6 个月一次),早发现、早处理小问题。
乳牙虽然会替换,但它关系到孩子的咀嚼功能、面部发育,甚至恒牙的健康。保护好乳牙,才能为孩子未来的牙齿健康打下好基础。
发布于:广东省股票配资查询论坛,德润配资,319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